老虎配资 五一出行健康提醒——风疹的诊治防_接种_疫苗_传播
五一出行健康提醒老虎配资
警惕春夏呼吸道传染病
随着五一假期的到来,“人从众” 的出行热潮即将席卷全国,无论是奔赴山海开启一场治愈之旅,还是返乡与亲友相聚,在享受美好时光的同时,健康安全不容忽视。当前正值春夏交替的关键时期,气温波动剧烈,湿度逐渐升高,这种环境为病毒、细菌的滋生与传播提供了温床,流感、麻疹、百日咳、风疹等传染病进入易发期。人群在公共交通工具、景区、酒店等场所的密集接触,更易增加感染风险。近日,省疾控局邀请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宋立强围绕相关内容进行健康科普介绍。
风疹的诊治防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低热、全身性斑丘疹及特征性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为典型表现。该病多为自限性,预后良好,但因其极强的传染性,易在免疫空白人群中迅速传播,在密集场所常引起聚集性疫情。值得高度关注的是,若孕妇(特别是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可经胎盘垂直传播,导致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引发胎儿发育异常,甚至造成流产、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
展开剩余76%01
风疹表现
风疹潜伏期通常为14-21天。前驱期可有低至中度发热、全身不适、轻度结膜炎及耳后、枕下和颈后淋巴结肿大(触痛明显)。随后出现粉红色或淡红色斑丘疹,从面部开始并迅速蔓延至躯干和四肢,皮疹持续1-3天后消退,不留脱屑或色素沉着。
02
如何诊断风疹
风疹的诊断需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老虎配资,分两步走:
(1)符合以下标准可初步考虑风疹:发病前14-21天有风疹接触史或未接种疫苗,出现低热、特征性粉红色斑丘疹(先面部后全身,1-3天消退)及耳后/枕下淋巴结肿大,成人常伴关节痛。
(2)确诊需实验室检测:包括血清风疹IgM抗体阳性(提示近期感染)或恢复期IgG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升高4倍以上,RT-PCR检测咽拭子或血液中的病毒RNA可用于早期诊断。
03
如何治疗风疹
风疹通常可自愈,重点在于隔离防传播、对症处理。
(1)休息与隔离:患者应居家休息,避免接触他人(尤其是孕妇和未接种疫苗者),隔离至皮疹消退后至少7天。
(2)退热止痛:发热或关节疼痛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儿童避免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
(3)皮疹护理:保持皮肤清洁,瘙痒时可涂抹炉甘石洗剂,避免抓挠以防感染。
04
如何预防风疹
预防风疹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儿童应在8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未接种的成年人尤其是育龄女性也应补种。孕妇不可接种,建议孕前检查抗体,阴性者需接种疫苗并避孕3个月。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风疹患者。若未接种者接触了风疹患者,非孕妇可在3天内紧急接种疫苗,孕妇则需咨询医生必要时注射免疫球蛋白。
05
易感人群
所有未形成有效免疫保护的人群均属于风疹易感人群,包括未接种风疹疫苗者,或虽接种疫苗但未产生足够免疫应答者。其中,未接种疫苗的婴幼儿、妊娠期妇女等特殊人群一旦感染,后果严重。
当自己或家人出现发热、典型斑丘疹、淋巴结肿大等临床指征时,务必遵循“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的处置原则。建议婴幼儿、育龄妇女等重点人群加强防护。
邀请专家
宋立强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文中图片来源于转载文章,非商业用途,仅用作公益科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陕西省疾控局
发布于:北京市九连阳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 上一篇:弘益配资 科技新观察|听,“中国智造”花开的声音
- 下一篇:没有了